無鹵阻燃劑在火災中是如何阻燃的
阻燃劑是各類材料助劑中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。阻燃劑存在的目的是使非阻燃材料具備阻燃的性能,在一定條件下不容易燃燒或者能夠自熄。隨著阻燃劑技術的不斷進步,阻燃劑的種類越來越多,其性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。無鹵阻燃劑是阻燃劑的一種,無鹵阻燃劑是以樹脂和橡膠為基體的復合材料,是一類能阻止聚合物材料引燃或抑制火焰傳插的添加劑。其中最為常用的無鹵阻燃劑是磷、溴、氯、銻和鋁的化合物。下面小編要帶大家了解一下,無鹵阻燃劑在火災中是如何阻燃的。
無鹵阻燃劑在火災中主要發揮三大作用:
1.覆蓋作用
在可燃材料中加入無鹵阻燃劑后,在高溫下可以形成玻璃狀或穩定泡沫覆蓋層,隔絕氧氣,具有隔熱、隔氧、阻止可燃氣體向外逸出的作用,從而達到阻燃目的。原因在于一方面能阻止聚合物進一步熱解,另一方面能阻止其內部的熱分解產生物進入氣相參與燃燒過程。
2.抑制鏈反應
根據燃燒的鏈反應理論,維持燃燒所需的是自由基。無鹵阻燃劑可作用于氣相燃燒區,阻止火焰的傳播,使燃燒區的火焰密度下降,使燃燒反應速度下降直至終止。如含鹵阻燃劑,它的蒸發溫度和聚合物分解溫度相同或相近,當聚合物受熱分解時,阻燃劑也同時揮發出來,它能夠捕捉燃燒反應中的自由基,從而阻止火焰的傳播,使燃燒區的火焰密度下降,最終使燃燒反應速度下降直至終止。
3.不燃氣體窒息作用
無鹵阻燃劑受熱時分解出不利于燃燒氣體,并把可燃氣體的濃度沖淡到燃燒下限以下,稀釋燃燒區內的氧濃度,阻止燃燒的繼續進行,從而達到阻燃的作用。
以上就是無鹵阻燃劑在火災中是如何阻燃的的全部內容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,歡迎繼續訪問我們的網站,了解更多無鹵阻燃劑的信息。